厦门装修网

400-680-0011

装饰公司

  • 装饰公司
  • 家居建材
  • 设计师
  • 工长工人
  • 效果图
  • 搜文章
  • 搜产品
  • 搜视频
如何挑选装修公司,大数据来帮你!

买房子要先注册公司?厦门千名业主住自己房子要交钱

来自:xm.zhuangyi.com日期:2017-06-08 11:25:29
他们是家庭妇女、财务人员、教师、医生……但在交了购买某楼盘房屋的定金后,却纷纷被以法人的名义注册公司,摇身成为“董事长”,买房子还能当“董事长” !厦门这些业主却一脸苦逼:我们上当了!究竟咋回事?跟厦门装修公司一起来关注。

为买房注册公司的,超过1000家!

厦门装修公司获悉,据业主们统计,为了购买该楼盘房屋而注册的这些公司,超过了1000家。一些法人向相关人员坦承:这个公司让我们注册公司,这些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买房。公司由该楼盘牵线的财务公司代理经办,实际上没有经营任何业务。”

业主与楼盘销售人员交涉对话

4月29日,一大批业主在该楼盘售楼处门口打出了“楼盘诱骗业主买企业产权”、“我们不要空壳公司”的标语。

购房者:楼盘让我们注册企业

厦门市民陈女士是去年4月份接到销售电话,前去该楼盘看房的。“该楼盘销售人员极力推荐我注册一家公司,以企业产权名义购房。说有很大的折扣,可以减免8个点。而且房屋将来还可以办理转化为个人产权。”当时她很快拍板,买了这里的房子。“我们是工薪阶层,收入有限,能选择的房子也有限,该楼盘当时给的价位是很让人心动的。”

市民谢女士、沈女士、李先生、周先生去该楼盘看房时,也被销售人员给予同样的推荐和建议。他们也先后买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子。“销售人员向我们承诺,房产证办出来很快可以转为个人产权,而且该楼盘公司包办企业注册的费用,以及三年的企业维护。”几位购房者异口同声。

买房子为什么要先注册公司?

这个问题,该楼盘销售人员也没有统一的对外口径。

85后的林女士说:“服务我的销售人员说,买房子,该楼盘还会赠送一家公司给我,让我赶快想个公司的名字。我想既然白送的,干吗不要?!”

购房者们对该楼盘的品牌还是抱有信任度的。“该楼盘是中国房地产企业26强,还是上市公司,对市场肯定是负责任的!”他们向相关人员出示了不少与该楼盘销售人员的微信聊天记录,以及销售人员的字据,证明销售人员对他们的承诺式销售。

“董事长们”:“我们上当了!”

为购房而注册的公司,是由该楼盘推荐给购房者的几家财务咨询公司代办的。购房者们只是把身份证及相关资料交给该楼盘的销售人员。

公司很快注册下来了,公司经营领域让购房者们啼笑皆非——上班族谢女士,发现自己开的是“装饰工程有限公司”;做化妆品的刘女士,领到的是“摄影工作室”的执照;做贸易的李先生,开的是“纺织品经营部”;做文秘的王女士,领到了“金融公司”……“连注册空壳公司都不能稍微走点心,起码得跟我们本来从事的领域有关联,你让我开摄影工作室?我哪会玩摄影啊?!”从事化妆品业务的刘女士,拿着自己为购房而注册的营业执照,哭笑不得。

4月份起,已经成为该楼盘业主的这些“董事长”,陆续接到了为企业产权房缴税的通知。“分为从价和从租两种,按总价100万元的房子算,从价的半年缴一次,一次交约6000元。如果租出去从租的每个月是200多元。”陈女士说,“房子如果是自己住的话,相当于每个月交近1000元,这跟租房子也差不多了。如果是租出去,我缴完了税,等于掏腰包帮别人买一套廉租房了。”

业主陈女士说:“该楼盘诱导大家注册空壳公司来购房,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赚钱来养这家空壳公司,而且成本费用逐年上升,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。”房产证到手后,业主们发现企业产权已不能转为个人产权了。“空着交税、出租交税,自住还得交税!我们上当了!”业主们如梦初醒。

楼盘销售:“有业主已经转好了”

据业主们汇总统计,该楼盘一共7栋4000多户的楼房里,有近1400户的房屋是以企业产权销售出去的。这些购买企业产权的市民,大多不是企业家、老板,而是普通的工薪阶层。

截至目前,该楼盘的房屋仍然在销售中。近日,相关人员以购房者的名义,前往该楼盘。售楼小姐热情地推荐了两套房源,一套是个人产权、一套是企业产权,“企业产权的房屋,我们可以申请优惠,现在整个楼盘也没剩下几套了。”售楼小姐说。

维权的业主们这时也在小区外和销售人员交涉。相关人员询问,企业产权的房屋和个人产权有什么不同?售楼小姐称:“企业产权要缴税,个人产权不用。”至于企业产权是否能转为个人产权,售楼小姐说:“现在还在协调,要走法律程序。”

但在4月29日,业主们在该楼盘销售处,要求转为个人产权时,在一段视频中该楼盘的销售经理程某仍然向业主们承诺:“政策是允许的,我都给你讲得很清楚了,也有业主转好了!”

“该楼盘以企业的优惠向政府拿地,再把工薪阶层的购房者包装成企业主,以各种不诚实的套路进行销售,赚取了这中间的巨额差价。”业主周先生说。“该楼盘公司一方面以优惠让利为导向,推荐引导购房者注册空壳公司。另一方面,该楼盘销售人员向购房者许诺企业产权今后可以转化为个人产权。”业主们表示要维权到底。

5月29日,相关人员就业主反映的事情,多次致电该楼盘厦门事业部总经理龙先生,电话并未有人接听。随后相关人员拨通了该楼盘集团一位张姓经理的电话,张经理表示不便回应,并将相关人员的访问要求转告龙总经理。随后一位自称是某企划工作人员的女士给相关人员回电,说“我们公司对媒体有专门的发言人,会跟你们联系”。但截至相关人员发稿时,该楼盘方面并未就业主反映的事件,对媒体进行解释。

部门回应:

涉及问题已高度重视

近日,相关人员就该楼盘业主反映的问题走访了相关部门。海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科工作人员表示,目前依国家相关法律规定,企业注册程序已大大简化。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营业执照的发放进行的是“形式审查”,即对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合法性审查,只要书面申请材料、身份信息材料等信息合法,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注册条件,他们都会予以许可并颁发企业营业执照。而对于申请营业执照的目的、申请人主体的个人身份职业等背景信息,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无权进行审查,即无权进行“实质审查”。

该工作人员表示,他们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都是严格依法办事,至于该楼盘个人业主“被注册公司”的情况,由于其形式上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,因此他们的营业执照符合法律规定,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,有待其他部门进行调查。

相关人员同时访问了厦门市国土房产管理局工作人员,工作人员认为,该楼盘的用地属性、楼盘销售对象在当时的用地审批中都有具体规定。该项目属于招商产品,产品基于其特殊性,部分户型和房源只能面向企业用户销售。她表示,具体还需依据业主和开发商的合同约定。至于开发商的促销手段和这些营业执照的取得,将向上级进一步反映。

据悉,该楼盘部分业主反映的这一问题,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,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中,相关人员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。

律师说法:

四问业主“变”董事长

1、业主“变”董事长,是否合法合规?

福建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敏辉律师说,让业主成为“董事长”表面合法,但实际上并非业主本意,有的“空壳公司”也没实际经营,违反了建设、销售此类房产的本意,或涉嫌违规销售。

2、企业产权,有何隐患?

福建凌一律师事务所林志铭律师指出,个人购买商品房和企业购买商业用房,承担的义务是不一样的。个人购买住宅目前不需要缴纳房产税,企业购买商业用房需要按年缴纳房产税。

林敏辉律师说,这样做的隐患很多,不仅会使业主为该企业缴纳各种税,增加业主的负担,另外房产年限也可能不同。

3、企业产权,能转到个人名下吗?

怎么把公司产权的房子,转化为个人产权的房子?林敏辉律师说,企业产权要转个人产权,在物权法上是没有障碍的,只要通过买卖或赠予的方式,就可以把产权过户到个人名下。

但是,从该楼盘业主反映的情况来看,该项目有特殊性,部分户型和房源面向企业用户销售。如果在土地出让的时候对购房资格预先有了设定,那么企业产权要转到个人名下,还是有障碍的。

4、业主“被董事长”,该怎么维权?

林敏辉律师认为,如果业主反映的情况属实,开发商确实隐瞒部分事实,使业主陷入错误而购买,业主可以要求撤销房屋买卖合同,但是,最后是否能撤销要由法院认定。

购房者要怎么避免遭遇这种“被董事长”的情况?厦门装修公司了解到,林敏辉这样说,购房者在买房时遇到房地产公司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,一定要多去了解该政策的可行性,分析利弊,不能太过听信销售人员的话。

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,不代表装一网意见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相关推荐
如何挑选装修公司,大数据来帮你!

免费设计在线报价

结合当地市场,大数据实时分析计算

手机版

小程序

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