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政策红利频出 构建住房租赁体系
2017年7月,厦门成为国内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12座城市之一。同年10月,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八条措施》,明确“2018年至2020年每年新建成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总量不低于30%”。
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”,旨在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,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。
由此可见,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将是今年政府重点工作之一,相关的金融支持、专业化机构培育等继续加速推进,在租购同权逐步落实下成为房地产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对于厦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,戴德梁行厦门公司总经理潘育敏认为,厦门共有产权房、住房租赁市场建设今年将得到进一步落实,共同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,住房租赁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,预计将平抑房价,缓解商品住宅交易市场的矛盾,助力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建设。
市场百花齐放 提升住房租赁品质
政策红利吸引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,除了房企、酒店、房产经纪机构之外,互联网巨头京东、支付宝,金融巨头中国银联也已从运营、金融支持等多方位切入租赁市场。
长租公寓以企业作为新的市场供应主体,从房屋品质到日常管理,再到社交培训等增值服务,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可租赁房源,且有利于规模化经营、盘活存量资产等,是住房租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据厦门装修网了解,国内一线城市的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数量已达300多家,管理可租赁房源超过200万间。在厦门,目前已有万科泊寓、龙湖冠寓、魔方公寓、红璞公寓、盘古公寓、UONE社区、青友公寓、融寓等长租公寓品牌。
多家长租公寓品牌均有意于今年加快厦门市场布局。龙湖地产厦门公司营销总监何敏表示,龙湖地产的长租公寓品牌——冠寓已在厦门开业了四家门店,提供超过1500间的长租公寓,希望今年能达到4000间,给租赁人群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。
资本争相涌入 还需监管措施跟进
经过前期的探索,长租公寓的盈利模式已逐渐清晰,特别是与资本市场的对接,衍生出多样化的创新金融产品,拓展了持有型物业的盈利点,也使得长租公寓站在了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。目前,市场上几种主流长租公寓产品估值的IRR(内部收益率)能达到约15-20%,净利润在5%-10%之间,成为继住宅开发之后又一项具备高盈利表现的产品,这就催生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。
据厦门装修网了解,戴德梁行厦门策略发展及顾问部高级助理董事吴珺表示,资本争相涌入也伴随着金融风险的滋生,随着住房租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,相关监管措施也需及时跟进,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,才能使长租公寓市场更好地“迎风起舞”。
来源:厦门房地产联合网